小城鎮污水處理工藝選擇必須結合當地的出水水質、污水處理規模、經濟條件、氣候條件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從而降低投資和運轉費用,同時,達到較好的運行管理效果?!靶〕擎偽鬯幚碇v究的是經濟、適用、簡單。”在“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上,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龍騰銳在同大家分享山地小城鎮污水處理的經濟適用性技術時總結道。
圖為 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龍騰銳
山地小城鎮地形復雜,污水收集相對困難,排水系統建設及運行費用也相對較高。龍騰銳指出,山地小城鎮排水體制混亂,缺乏水污染控制系統建設的技術規范、規程及設計指南。實際上,小城鎮水污染問題較為突出,且污水處理設施存在“建不起”,更“用不起”的問題,為了有效解決小城鎮水污染問題,選擇適合的分散型、小型化污水處理系統尤為重要。
預處理:自然跌水曝氣下水道處理技術
龍騰銳首先介紹了一種山地小城鎮污水預處理技術,即自然跌水曝氣下水道處理技術。該技術集污水輸送與凈化為一體,利用自然地形落差進行無能耗的跌水充氧,具有凈化效能高、工藝簡單、投資低、管理簡便等優點。
龍騰銳介紹,重慶市武隆仙女山鎮譚家溝于2009年8月建成了自然跌水曝氣下水道處理技術的示范工程,處理渠道2km,跌水落差高達88m,污水處理規模為1200m3/d,出水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且COD可穩定達到國家一級B標準。另外,該工藝的處理費用也較低,僅為0.022元/m3。
人工濕地處理技術:復合式、序批式
龍騰銳指出,小城鎮污水人工濕地處理技術具有占地小、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管理簡便等優點,主要包括復合式和序批式。其中,復合式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內溶解氧分區合理,不易堵塞,脫氮效果好,且對低碳氮比城鎮污水具有良好的適應性。重慶市九龍坡區白市驛鎮就采用該工藝處理污水,該示范工程于2011年3月建成,處理規模1500m3/d,出水水質可穩定達到國家一級B標準,處理成本僅為0.05元/m3。
序批式人工濕地處理技術通過進水-反應-排空-閑置序批式運行,強化了自然復氧能力,處理效能高、脫氮能力強,改善了系統的堵塞問題,也簡化了布水系統,布水均勻。重慶市武隆仙女山鎮大坪采用該工藝建設示范工程,于2011年8月建成,處理規模為1000m3/d,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運行費用僅為0.08元/m3。
生物處理系列技術 達國際先進水平
山地小城鎮污水的生物處理技術包括污水組合式生物/生態協同處理技術和曝氣生物濾池技術,前者即先進行生物處理,然后流入人工濕地進行再處理,該工藝運行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工藝流程短、占地少、投資低,且可實現一體化設計及良好的景觀效果。
傳統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技術存在易堵塞、絮凝效果差的問題,龍騰銳表示,重慶大學針對性的開發了折流式、側向流和酶促好氧生物濾池三種改進的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其中,折流式即先向上流,然后再向下流;側向流則是按S型布置,提高容積利用率、降低投資成本;酶促好氧生物濾池即將促進微生物生長的促進劑加入曝氣生物濾池,從而提高微生物的活性。龍騰銳強調說,三項改進工藝均通過了建設部、住房部的專家評審,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山地小城鎮生物處理系列技術已經在三峽庫區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已有23個項目投運,每日處理規模達2千噸左右。同時,還有30多個項目正在實施,包括云南、貴州也都采用了該污水處理系列技術。